1.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2.现货沥青的涨跌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

3.石油发电

4.伊拉克还在吗

5.谁知道四次中东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对中国国防的影响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美伊战争对油价影响_美伊战争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阶级、民族、反侵略战争、自卫战争等等。正义战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与此相反,非正义战争包括:争霸战争、战争、殖民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战争等等,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把人民推向灾难的战争。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自古以来,一般战争都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原始状态的战争,就是为争夺天然资源等生存条件引起的。到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就已经蜕变成抢劫财富和奴隶的行为。进入奴隶社会以来的战争,攻城略地,掠夺资源财富和奴隶的行为日益加剧。古埃及的第四王朝,从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对外侵略战争的目的放在经济目标上,掠夺金、铜矿产和财富。英国自16世纪起推行殖民主义战争政策,到l9世纪侵占了比其本国大150倍的殖民地,到处进行经济掠夺。从鸦片战争起,在百余年中,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并掠夺中国,仅两次鸦片战争,就迫使清王朝割地赔款,丧失 14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等于 14个江苏省的面积。

就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而言,战争依赖经济,经济为战争提供作战工具和手段,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经济因素,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体系、经济设施、经济实力和潜力。国家的面积大小、人口众寡、矿藏多少、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着国家在战争中发展战争力量、开发战争潜力的程度。经济因素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又受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和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的影响。同时,经济部门为战争服务的程度,又受国防工业体系和战备交通体系的影响。同时,随着军队、武器的发展,战争强度不断提高,战争消耗随之增大,使战争对经济和国防经济的依赖越来越大。在当今和未来,要打赢现代化的反侵略战争,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防工业,才能保障战争的胜利。因此,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战争对世界经济的破坏

除两次世界大战外,上世纪40年代末迄今,战争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计其数。以中东为例,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绵延不息,单是大规模的战争即有5次。据不完全统计,5次中东战争共造成10余万阿拉伯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阿拉伯国家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譬如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的工农业生产陷于停顿,电力和原材料供应脱节,许多工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苏伊士运河被迫关闭,旅游业不景气,埃及两项重要的外汇收入化为乌有。在生产下降、收入减少的同时,军费开支却急剧上升。作为战胜方的以色列,日子也并不好过。约3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而长期的政治孤立和军事对峙,使以色列一直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1970年至1980年间平均为36%,有些年份竟在40%以上。

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更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双方死亡人数达60多万人,受伤人数95万人,比阿以5次战争伤亡人数的总和还高出许多倍。这场战争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高额军费开支使原本富得流油的两伊入不敷出,国库告急。伊拉克的战争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4%,平均每月支出5亿至10亿美元。伊朗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平均每月支出近6亿美元。双方一度将摧毁对方经济设施作为军事行动的首选目标,油田、港口、炼油厂、输油管、运油船等均在军事空袭目标之列,两国因空袭而导致上千亿美元的财政损失。伊拉克战前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后竟负债800亿美元。两伊停战实乃因为双方都无力再打下去了。1988年8月,霍梅尼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要求两伊停火的598号决议时曾说:“这是真主的意愿,即使这个意愿是一杯毒酒,我们也得把它喝下去。”

1991年的海湾战争,也是用金钱堆起来的。 不包括军事装备等费用,战争直接消耗是611亿美元。伊拉克战争更是一种高强度战争,每打一天,就可能需要高达5亿美元的资金。事实上,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战争的高投入、高消耗特征越来越明显。至于战争的消耗,资料显示,平均每消灭一个敌人所花费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为2万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为20万美元,朝鲜战争为55万美元,第四次中东战争为100万美元,上世纪80年代的局部战争为180万美元。伊拉克战争还没有具体数字,但估计要高得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伊拉克战事爆发之前,世界经济集中于对不确定的开战时间、战争持续时间以及战事残酷程度的推测。然而,当人们面对战后的伊拉克,环顾世界经济走势时,发现由战争引起的伊拉克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严重创伤,全球消费不景气,投资萎缩加重,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交易,经济金融风险更难预测。

美伊战争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的刺激作用。去年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但增长缓慢,今年尽管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要比去年增长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讲,世界经济处于艰难复苏的爬坡阶段。由于目前世界经济本身存在着一些弱点,伊拉克战争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威胁将变得更加严重。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乏力,特别是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处于疲软状态。尽管战争可以刺激工业,但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绝对不可依靠战争,这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背离。战争首先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环境,对包括消费投资、国际贸易、旅游运输等经济活动环境产生负面消极影响。本来“9.11”事件之后,全球航空、旅游、保险等行业处于萧条状态,伊拉克战争无疑将使这些行业雪上加霜。其中航空业蒙受损失最大,战争爆发当天,美国一家规模较小的航空公司夏威夷航空公司就宣布破产。当然,尽管航空业普遍不景气,一些业务“亮点”却依然存在。例如,战争给航空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也带来了特别生意。美国空军空运指挥部的官员说,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间,包括美洲航空和联合航空在内的美国主要商业航运企业获得了军方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向战争地区运送士兵、军需供给和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战争冲击世界石油市场。中东有世界油库之称,原油储量约占世界的2/3。因该地区重要战略地位和巨大经济利益诱人,各大国争相逐鹿中东。而冲突不息,动荡多变的中东局势,几十年来一直是搅动世界原油市场的导火线。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不久,为支持埃及,反对美国资助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决定使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它们宣布实行石油减产,将产油量逐月减少5%,同时大幅提高油价,对美国禁运,并将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归国有,大力推行石油国有化运动。这一系列措施导致油价猛涨数倍,许多依赖中东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工业大国由此蒙受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触发了二战后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事实上,伊拉克问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是制约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布什政府去年表示要以武力解除伊拉克武装以后,因担心战争导致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中断和发生新的恐怖袭击,西方国家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急剧下跌,导致股市和美元汇率节节下滑,油价大幅攀升。油价飙升首先会增加许多国家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一些国家贸易盈余减少,从而削弱这些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其次,油价上升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还会抬升消费品和能源产品的价格,给一些国家维持低利率以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带来压力。 尽管几年来美国进口中东地区石油在减少,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但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必然产生不利影响。有人认为,油价每涨10美元,美国经济将会下降0.1个百分点,甚至达到0.5个百分点。而对欧盟来说这种影响更明显。欧洲不同于美国,能源进口占80%-90%,而且在成品油市场附加税种类很多,这两个原因会导致欧洲成品油人格涨幅更大。不同于经过新经济转型的欧美经济,东亚经济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更高,不确定因素也因此更多。美国经济滑坡将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从而减少从亚洲国家的进口,其中包括减少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石油净出口国的非石油类产品的需要。

战争刺激工业。

战争可以刺激工业,如两次世界大战为美国日后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在海湾战争彻底结束后的1993年,美国商拿到了价值200亿美元的订单,比战前的1991年和1992年都翻了一番。此次对伊拉克战争硝烟才起,敏锐的美国商已经嗅到了商机。军事专家认为,一般来说,经过实战考验的武器,相对于新开发的武器,销售量在3倍以上。而自海湾战争结束后,很多新型武器自研发出来后一直“待字闺中”,这次终于有机会亮相。而由于通讯的发达,美国的各种传媒,特别是电视,将伊拉克战场上的情况不间断地送到世界各地观众面前。除了关注战事进展,美国的电视屏幕,活脱脱地成了各种新型武器的展台。商们认为,对于宣传武器,没有比一群英武的年轻人在战场实地演练效果更好的了。所以美国媒体开玩笑说,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现在是美国商最好的代理。但《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对伊拉克的战争将无法像以往的军事冲突那样对经济产生推动。军事研究和开发项目已不具备过去的强大商业副效应,而战争的负面效应,包括消费者信心的急剧下降、股市下跌和公司不愿进行投资等,远远超出了军费开支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对伊拉克战争的担心已经导致美国在2002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7%。

战争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将造成严重影响。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依赖进口,如果油价长期居高不下,将加重它们的进口负担,增加生产成本,加剧通货膨胀,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战争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受到影响。而亚洲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美国又正是亚洲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由于中东地区局势可能出现长期不稳定,这将影响在那里工作的大量亚洲国家劳工的就业机会及他们寄外汇回国。以菲律宾为例,在海外就业的菲律宾劳工人数约有700万,其中140万至150万在中东地区。菲外劳每年70亿至80亿美元的汇款,不但是菲律宾外汇主要来源之一,而且也是支撑国内个人消费的一大支柱,对菲经济发展贡献极大。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经济增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对于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影响还是源自经济内生因素,而不是人们对战争的担心和战争的影响本身。就伊拉克战争而言,不大可能改变目前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因为战争仅是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众多因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而已。

现货沥青的涨跌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

现货沥青涨跌影响因素:

1、供求关系

沥青供求结构的失衡使沥青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沥青价格的波动。

2、地缘政治

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沥青价格走势。

2003年3月美伊战争2月28日,纽商所原油期货价格更是达到了39.99美元/桶,相比去年底的25美元/桶狂涨60%。

3、投机资金

沥青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沥青价格的波动,国际沥青市场中投机因素对沥青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4、沥青库存的增减

经济衰退时期沥青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沥青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沥青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沥青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沥青价格上涨。

石油发电

是的,是1356900!

不过,我计算的是2037kwh或587.78kwh.另外,给你补充些知识!

1月13日,山东省渤海湾南部水深仅25英尺(1英尺=0.3048米)浅海区的埕岛西油田冒出了滚滚原油。诺布尔能源公司(NYSENBL)旗下子公司——EDC和中石化一同开启了输油管线闸门,一条5英里(1英里=1.609344公里)长的输油管将原油送到岸上并销售给中石化。当天,3个油井实现采油,日产6000桶,本周内,剩下的十几口井将陆续开启,生产能力将达到日产1万桶(年产40万吨)。

《财经时报》从胜利油田得到消息,埕岛西区块合同区面积为149平方公里, 已勘测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达5000万吨。EDC总计对该项目投资9亿元,持57% 的石油开采权,而合作方中石化持有43%的开采权,双方按照该权益进行产品分成。EDC总经理帕特·麦克森预计,EDC将在这个项目上每年获得赢利至少1个亿。

这对于总储量超过30亿吨的渤海湾大油田(预计今后至少还可以在这里找到15亿吨储量,使总储量达到45亿吨)来说,只是个“小故事”——引用中石化一 位员工的话来说就是——埕岛西“仅是冰山的一角”。

渤海湾:“海上大庆”

记者了解到,2001年渤海油田年产量已经接近600万吨,预计到2005年产量将达到2100万吨,渤海石油的产量将达到全国产量的近15%,而相当于中国整个海洋石油产量的一半。目前,这里再加上周边陆上的辽河、胜利、华北和大港油田 的石油产量,已经超过全国的40%。

包括大陆菲利普斯□Conoco Phillips□、雪佛龙、科麦奇、德士古、阿帕奇、王朝能源(加拿大)等公司在内的,至少有6家以上赫赫有名的国际石油巨头已经获得渤海湾区域的石油开采权,EDC只是其中名不见经传的一家而已。

2002年的最后一天,新华社发出了一条不太引人注意的消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蓬莱19-3油田一期工程日前正式投产,设计产能最高可达4万桶油当量/天(约年产200万吨)。

蓬莱19-3油田是继陆上大庆油田以后,中国发现的第二大整装大油田,年产原油有望突破1000万吨,几乎占渤海石油产量的一半。其储量预计约26亿桶(约

3.5亿多吨),并具进一步评价的潜力,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大陆菲利普斯公司的前身——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于1999发现了它,目前开发由菲利普斯中国有限公司□大陆菲利普斯的下属公司,简称“菲利普斯中国”与中海油合作进行。菲利普斯中国担任项目的作业者,据说拥有49%的权益,而中海油拥有51%的权益。

也就是说,这块油田差不多一半原油归美方所有。事实上,整个渤海石油的前景都是如此,中国还有许多的海上油田都是与外国合作开采。

国际石油巨头瓜分渤海湾

这让中国关心能源发展的人士骂起娘来——本来贫瘠的石油资源却被海外这些“风险投资”收割走——中外合资项目的大部分勘探合同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

中期以前签订的,那时候中国原油基本可以自给,石油价格也没有和国际接轨,海油的勘探极具风险,而且开采成本比陆地石油高出3-5倍。1990年年初中国勘

探、开发和开采海油的技术、经验和资金都远远不够,于是向外国石油公司出售特许权成为中国开采海油的重要手段。

埕岛西、蓬莱19-3油田就是“历史问题”,在渤海湾石油进入收获期的时候,坐享其成的中海油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外国石油公司也纷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事实上,渤海油田的勘探成功率,已连续6年保持在五成以上,远高于35%的世界水平。勘探的结果也表明油田质地非常高,以前的理论认为,油层可能在2000米以下的深层,结果却在1000米处的浅层收获多多:一年多时间内发现的石油储量竟相当于该地区的所有历史发现,7个1亿吨以上储量的油田被发现。受最近勘探成果的鼓舞,17家海外公司正在渤海湾狭小的地带内正抓紧进行着新一轮的勘探。

据悉,中外合作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开发合同(对于已经勘探出原油储量的区域进行开发)、提高产收率合同、单井合同(外方勘探,一旦发现油区就按照合同行使权益),以及原油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合同。中方一般要求获得勘探权的海外公司投入一定比率的资金进行区域内的勘探。一般的做法是,中海油获得51%的权益,而外方获得49%的收益。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埕岛西项目的合作中,EDC的收益大于中石化。ED C向《财经时报》解释,1997年以前中方勘探出的石油地质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1997年EDC投产埕岛西,勘探出该区域石油储量总计达到5000多万吨,因而至今在该地区拥有占主导地位的开采权。

中国石油缺口惊人

相比美国油田全部封闭,在“9·11”以后进一步增加了储备,并只开采外国 的石油,中国的这一历史遗留政策不甚高明。目前盛传的国家能源委即将成立的

消息也反映了普遍的呼声,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应该会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20%,而全球平均数字是40%。由于陆上老油田产量开始走下坡路,中国今后20年石油、天然气、铜等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5倍,其中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而迫于环保和国际舆论压力,中国煤炭产量已由过去的13亿吨减少到现在的9亿吨。2001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已经达到7000万吨,并成快会突破亿吨,接近石油消费的1/3。到2010年和2015年,中国石油年需求量可能达到3.6亿至4.3亿吨,届时,年进口量可能达到1.8亿吨至2.5亿吨。进口的80%可能来自中东,几乎全部是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运输。

因此,美伊战争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有人认为如果战争拖一年的话,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一到两个百分点——因为中国几乎没有任何战略储备(美国的战略储备相当于其叁个月的进口量)。美国打击伊拉克之后,可能会对另一个产油大国伊朗施加压力,而伊朗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源。

国家石油政策变化

中国试图分散进口源和进口途径,中俄输油管计划即是一例。计划中,它在2005年投入使用,前五年内每年经该线路向中国进口2000万吨石油,2010年后提 高到3000万吨。

但是,最近传出可能泡汤的消息,输油管终点不再是大庆,而是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港,因为日本和韩国都不希望“从中国人手中买油”,近日日本首相小泉访俄时,更向俄提出愿提供优惠贷款50亿美元,支持兴建绕过中国的输油管。这令态度游移——此前中国石油公司在压力下,已被迫中途退出了俄罗斯着名的斯拉夫石油公司投标拍卖。俄罗斯不允许中国染指他们的石油公司。

于是中国重拾从哈萨克修建长达3000公里的输油管达到新疆的计划。但是输油量却只有每日50万桶,本身并不经济。同时,由于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中亚五国纷纷靠近美国,原先修建输油管计划的大环境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中国石油的中亚战略也陷入尴尬之中。

与此同时,中国叁大石油公司拼命扩大海外领地,也意味着国家石油政策的变化。

中石油的主要投资集中在苏丹和哈萨克,在委内瑞拉、秘鲁和加拿大也有业 务。2002年中国石油宣布以2.16亿美元收购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油气资产,希望到2005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40亿至50亿美元。2002年中海油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尼的叁块石油天然气田,计划在“十五”期间斥资100亿元用于海外业务拓展,到2005年获得每年200万至300万吨份额油。近日中石化和中信也表示正在收购海外油田资产。

亡羊补牢

同时,国内的勘探权许可显然已经收紧。知情人士透露,最近两叁年来,像渤海油田这样的地域是已经很难再出售勘探权给国外石油公司了。在那些勘探权到期之后的区域,中海油自己承担起了独立勘探任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2002年10月22日,中海油宣布位于渤海湾辽东区块的预探井锦州25-1S-1获得成功,担任此区块的作业者并拥有100%的权益。

至于蓬莱19-3项目的进展,知情人称,目前合作双方——中海油和菲利普斯中国仍旧在某些敏感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该项目是进行整体开发还是分区开发

。中海油希望采取整体开发方案,这样有利于提高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能保证中方利益,但双方并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意见。

1)世界石油化工工业发展四大趋势

一、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本届石油大会的主题是"石油工业,追求杰出业绩与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石油工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了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保持石油和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替代能源。这次大会号召石油公司要在追求杰出业绩的同时,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政府密切合作,加强对话,共同创造能源的未来,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权的重大问题。

二、技术进步是发现新的油气田、增加油气储量的基本动力

在本届大会上,各国专家们在总结近年来深水和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老油田下面发现新油田的经验时指出,勘探开发的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石油替代能源问题受到广泛重视

专家们认为,天然气变为液体的技术(GTL)和LNG技术可以在未来市场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尽管由于经济性问题,GTL和LNG永远不能取代整个传统燃料,但是GTL作为车用优质环境友好燃料,在未来 15年内将占全球柴油燃料的10%,GTL和LNG将在解决世界能源问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炼油与石化一体化,充分利用石油资源,提高产品竞争力

炼油厂与石化厂互供原料、总体优化,特别是以炼油过程生产低碳烯烃尤其是生产丙烯作为石化原料,使炼油厂与石化厂的结合更为紧密,这已成为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2)在日益高涨的求“绿”大趋势下,化工企业讲理无门,只有及早迎合今年化企咬牙要过“绿”关

2002年,对化工企业而言,最敏感的词莫过于绿色了,不管是化肥、农药,还是涂料、染料,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绿色的影响———一些企业让绿得步履艰难,甚至无路可走;一些企业却也借着绿色的口号引来了不少人的眼球。在即将到来的 2003 年里,绿色对化工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呢?2002 年是我国加入 WTO后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更加开放的国门让更多的国内产品走出去,更多的国外产品走进来。随着出口大幅度上升,国际上针对产品的各种壁垒也随之出现,绿色壁垒就是今年我们的出口产品遭遇最多的一个。茶叶出口受阻,蔬菜出口受阻,水果出口受阻,服装出口受阻……一连串产品出口受阻几乎都与化工有染,不少化学物质残留过高成了产品受阻的口实。接下来就是不明真相的人把化工产品看成是万恶之源,甚至于对多年来一直充当农业生产保护神的化肥农药也不能幸免。绿色壁垒发难在先,绿色农业欲弃传统化肥农药在后,国内诸多企业不得不坐下来讨论对策。

国外压力尚且如此,国内在这一年中也一波一波地涌动着以绿色为口号的活动。今年二三月间,北京首先出现了一些声音,对即将出台的内墙涂料标准提出质疑,在圈内引来了一场动静不小的'护国标'与'抗国标'的争论。和以往大不相同的是,此次争论并非由于国标过于严格,而是企业认为国标太过宽泛,不如企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严格。争论虽然以一家企业退出协会为最后收场,但它却表现出人们对绿色异乎寻常的热爱。本属化工领域的业内技术之争也空前地引来了众多眼球。争论到此并未结束,就在国家内墙涂料标准正式施行前后,上海一家涂料企业也通过媒体质疑国标,同样认为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要求过于宽泛不利于行业发展。为此还导致了两家企业的直接交战。一时间,标准是否够'绿'硝烟再起。抛开南北二企业叫板涂料国家标准的最初动机,起码这两家企业因沾了绿色而名气流传开来。

2002年就这么过去了。没有人不相信,新的一年对绿色的追求将会更执着。在这种日益高涨的求'绿'大趋势下,化工企业无理可讲,既不能诉委屈也不能讲条件,只有迎合。 就农药而论,目前高毒农药在我国占据比例过高的状况必然要在近两年内得到改变,高毒高残留农药要退出舞台,低毒低残留农药唱主角是必然趋势。但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开发能力不足、企业分散形不成大的集团等等困难都明摆在面前,产品结构的大调整所需要的就是产业的调整和企业的整合。这既为农药企业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产品结构调整是农药生产企业的生存之路,积极开发和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替代产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改进和改善低毒低效的用药效果,认真防范产品转型时期可能带来的各种经营风险,尽早抢占产品竞争的制高点。这是农药企业惟一的选择。

化肥企业在新的一年中也将受到更加严厉的绿色制约。据报道,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制定的《关于发布排污收费标准试行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下发。通知的下达表明国家将大幅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经有关方面测算,若按新标准收取排污费,将为目前收费标准的 5倍左右。以小氮肥行业为例,如果按新标准收费,排污费一项据初步估算仅尿素厂就达 1.36 亿元,碳铵厂为 1.87 亿元,小氮肥行业为 3.23 亿元,加上废气、废渣、噪音等的收费,新标准收费比老标准增加了 80%。据悉,新的一年我国化肥的进口配额将超过 1000万吨。这样,化肥生产企业在环境保护、绿色生产和进口压力下,供大于求的现象将会日益严重。中小企业的关停并转、大企业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这些都将围绕着绿色更广泛、更具体地展开。

据悉,明年国家有关部门将重点在涂料行业展开打假(实际上也就是打假绿)行动,一些假冒名牌产品的作坊式小厂将退出市场,充满绿色且适销对路的名牌产品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末涂料、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形势将看好。我国涂料年产量 200万吨,有报道说生产企业多达 8000 家,市场总的发展态势是总量供大于求。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几乎成为涂料企业优胜劣汰的惟一尺度。过得了绿色关就过得了生存关,反之将会被淘汰。

绿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化工企业来说,在新的一年里,如果你还有一点资金的话,如果你还有一点技术的话,如果你还有一点竞争的雄心的话,那就毫不动摇地投到绿色上吧,那是惟一的一条能够继续走下去的路。

伊拉克还在吗

问题一:伊拉克还存在吗? 存在,而且比打仗之前的独裁 *** 更富裕,文化更好,最近伊拉克的足球队还是很牛逼的! 希望帮到你! 我们国内的抚闻你懂得! 比朝鲜好一点!

问题二:现在还有伊拉克国家吗 当然有,美伊战争结束以后,现在伊拉克是民选 *** 。现在政治、经济、民生均开始趋于稳定。是投资的好时机。

问题三:为什么现在伊拉克还在打仗?跟哪个国家打? 是IS恐怖组织,不是国家

问题四:现在还有伊拉克这个国家吗? 朋友,问问题要问明白,人家帮你回答问题不欠你任何东西。伊拉克国家,还是有的,只是制度变了 。

问题五:伊拉克还在打仗吗 伊拉克只有局部袭击了。停战很多年了。现在是叙利亚,也门等等还在打。平民14年就已经可以入伊拉克境内旅游了。不过有些地方还不完全安全

问题六:请问伊拉克是不是被美国占领了,那现在的伊拉克人民算是亡国奴吗 不是啊

问题七:2015伊拉克是否还在征战 是的,现在的伊拉克有些麻烦,被美国打到建立起新 *** 以后,一直收到恐怖主义的袭击。

然后最近麻烦的是在中东又出现一个 *** 国 ,也就是臭名昭著的sisi这个是一个恐怖组织建立的名义上的国家,其中一部分领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所以伊拉克现在还在打仗,而且重要的是伊拉克的军队和当年的国军一个德行,号称运输大队长,美国给伊拉克各种军事装备的援助,最后都落到 *** 国手里面。

问题八:伊拉克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ISIL已经占领的石油重镇摩苏尔75%的炼油厂,伊拉克 *** 官员说那里的局势已经受到控制,但也有目击者说交火仍在持续,因此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伊拉克 *** 已经集结5W万大军(没记错的话)准备发起反攻。在摩苏尔,叛军十分受当地部分居民欢迎,迎接入城的叛军,叛军在当地的道路旁派发可兰经,部分日常作息已经渐渐恢复(部分!因为反叛军的人几乎都逃亡了),在 *** 军控制的地方,逊尼派 *** 引恐慌而部分逃到叛军控制的地区。目前叛军已经占据了部分叙利亚地区到伊拉克西北和西部的大片土地,美国 *** 已经开始行动,中国也开始撤侨了。

目前传出叛军内讧导致17人死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 军无力平乱需借助美军的力量,叛军士气高昂反观 *** 军士气低落部分更是溃散弃城逃亡,叛军开始在当地组织起 *** 了。

问题九:伊拉克在非洲吗? 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441800平方千米.位于亚欧版块,位于亚欧大陆,不濒临海洋厂北半球,东半球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 *** 、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

问题十:伊拉克现在还在打战吗? 在打,内战,美国还参与了

谁知道四次中东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对中国国防的影响

中 国

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香港商报报道权威经济专家普遍认为美伊战争对世界经济弊大

于利从国际油价外贸外资股汇市以及相关行业等方面来分析美

伊战争必然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速战速决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小速战速决不确定性因

素消除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都将恢复这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增长

如果战争延长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明显加大但是如果出现美

伊战争久拖不决油价的高企将拖累美国和世界经济走向衰退美元将

更加疲弱国际资本将加速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国际资

本流入中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世界经济衰退无疑会对中国宏观

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形成抑制作用部分抵消了国

际资本流入中国的利好作用

如果战争扩大化将造成更大的影响而且将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所副所长李向阳国家信息中心经

济专家范剑平博士说战争的直接损害是石油价格上涨但对出口股

16

市的影响有限对利用外资影响不大甚至有利好因素但美伊战争打

的就是经济战资源战战争的爆发将使中国在石油安全方面存在的诸

多问题凸现出来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分析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

起伏目前最不确定的外部因素是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如果伊拉克战争

速战速决那么战争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都很有限如果拖

的时间长则后果很难预料甚至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所罗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其他地区局势动荡的情

况下中国可以将那里的投资和游客吸引到中国来

所罗门美邦驻香港的经济学家黄益平表示尽管中国经济不可能不

受到中东战争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可能依然会保持其过去年

的快速增长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

说尽管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但即使伊拉克战争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预计对中国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罗奇以他对中国经济的一贯乐观看法而

著称他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下滑的危险的确存在但中国经济增长主

要靠以较低成本优势吸引外国投资的推动而无论全球经济出现任何衰

退中国的这种趋势仍将持续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就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近1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石油消费年均

增长5.77%而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为1.67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

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2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

30左右

所罗门美邦驻香港的经济学家黄益平指出中国的净石油进口量在

亚洲排名最低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会很大

17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以避免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表示如

果对伊拉克开战导致石油供应中断该组织将暂时取消石油的产量限制

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朴永浩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为7%并认

为如果石油价格涨到40美元一桶的时候GDP会减低个百分点

亚洲发展银行ADB的一位顾问预测如果美伊战争无法速战速

决油价继续攀升的话中国的石油价成本将可能影响到中国今年的

经济增长目标他估计如果油价上升到每桶美元中国的预期

经济增长可能下降个百分点 不过他相信与其它国家相比中

国所受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中国非常大内需也能帮助中国经济

它不像比较依赖海外需求的香港或新加坡

高盛的经济学家胡祖六在接受美联社采访的时候说由于中国石

油储备有限无法为中国经济提供缓冲中国经济有可能会遭受到冲击

去年中国的汽车增长了60%这暗示中国今后对石油的需求巨大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中国去年进口了6950万吨的原油较2001

年增加了15%其中40%来自中东国家尽管中国的原油需求大约有1/3

依靠进口但中国的能源消耗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本国廉价而储量丰富

的煤炭资源

加入后中国经济参与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同时对外部风

险的反应也更为敏感因此正积极增加石油储备并寻找新的石油来源

以防止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造成的石油供应中断局面中国增加了从俄罗

斯和东南亚国家等局势相对稳定的石油生产国的进口量以平衡其对中

东石油的过度依赖而中石化月日以同等金额向英国天然气集团

收购了其在北里海项目中的另外一半股权中海油月11日以

6.15亿美元购得里海地区卡沙干油田8.33的权益预计这一油田可供

开采的储量最多达130亿桶油当量是过去30年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勘探

发现之一2002年月中海油通过收购国际石油生产商瑞普索公司

RepsolYPF的家子公司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外石油生产商

18

由此可见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

原油上涨冲击相关行业

油价上涨将对石油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企业商品价格显示1月份国内原油价格环比上升7.6

同比上升42.7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

专家认为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

涨造成工业成本提高直接给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

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

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

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

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

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战争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不大

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朴永浩不认为海湾持续的紧张局势会对中国

的出口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因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是非常的多元化他

认为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出于内需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应该受

到的冲击较少她不像香港和新加坡那样非常依赖外需在全球经济减

缓的情况下中国低成本商品的出口仍保持强劲的增长而国内的消费

需求也在保持增长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tephen Roach)

说中国是世界上对外依赖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2002年中国实际国

内生产总值增长8%而这其中有74%归功于出口的增长他说如果全

球经济下滑导致外部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中国经济走软也将不

足为奇但就2003年初的出口和工业产值趋势来看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03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

19

33%而工业增加值增长18%罗奇还指出2003年前两个月中国的外商

直接投资增长强劲总额达到75亿美元

他说中国经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工业社会本身造就的中

国经济增长是全球工业有意识地采取以外商直接投资为首的外包型战略

的结果这种战略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并为消费者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商

品他说由于全球工业外包趋势的巨大推动力中国的出口业绩对全

球需求状况的变化并不是很敏感

中经网首席经济师梁优彩认为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多数为低端的

消费品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大战争不会使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消费

能力明显下降911事件并未对中国出口造成明显影响也证明了这个

观点

专家表示战争对中国在伊拉克等中东地区的劳务出口影响较大

另外商品出口运输会受影响运价上涨班次减少成本可能会增加

战后重建将增加中国出口

短期来看对于中国而言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将是一次增加出口

的机会即使美国速战速决伊拉克的重建费用也在亿美元详

见下表战后的采购主要是对大量基建和基础产品的需求而中国作为

亚洲和世界的制造工厂凭借着天然的成本优势有希望取得大量的长

期定单这无疑有益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当然战争越早结束这种

短期效应就越早体现由于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采取坚持原则同时不失

务实及灵活姓的外交政策所以有相当多的分析人士认为从总体来看

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比较之下中性偏好利大于弊

对吸引外资的影响

从战争打响到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局势的动荡将日益凸

现中国的稳定和繁荣对中国投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加强不过从受

战争影响较大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向来看其主要以资本账户流入为途径

20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并没有对外开放所以国际短期资本无法大量流入中

国从长期资本的流入动向来看外资通过经常账户的持续流入对中国

经济长远发展极为有利

胡祖六认为一方面由美伊战争导致的全球经济疲软会降低中国的

出口但是也使中国成为全球资本的投资避风港实际上中国封闭的

资本市场以及高达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其短期外债的倍以

上将保护中国免受海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些人将中国视为美伊战

争期间的避风港

对股市影响甚微

总体分析战争有利于国际资本持续流入中国但国际短期资本无

法大量流入中国不会对沪深股市场产生影响股市场内部的自身

运行规律还是起到主导的作用

申银万国的陆文磊认为由于中国股市目前还是相对封闭的市场

所以美国股市对中国投资人的影响更多是间接的由于香港和台湾股市

基本上是跟随美股涨跌联系非常紧密开战后美国股市的变动将明显

影响香港股市中的国企股红筹股同时以港币美元结算并且对外开

放的股市场也会受到境外股市变动的影响进而产生对沪深股市场

的间接作用只是这种作用相对于香港市场要弱得多